學童的精神健康

 

羅佩珊

 

每年10月是精神健康月,各團體旨在透過不同的宣傳及活動提高社會對精神健康的認識,也藉此鼓勵市民在急促的生活中關注及正視自己的精神健康,也籲請建立關愛校園及家庭環境,提升學童的精神健康。

 

香港大學於本年9月初公佈的調查揭示,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於去年顯著上升,以每10萬人口計算自殺率,按年升2.2倍,為10年新高,反映青少年面對嚴重的精神健康風險。在開學日當日公佈的一項調查同時發現,香港中學生幸福感一般,有分別約兩成出現中度至非常嚴重的抑鬱、焦慮徵狀,超過一成學生達中度至非常嚴重的壓力。調查機構鼓勵學生放鬆心情,不要對自己太嚴苛,多留意自己及身邊朋友的情緒或表現,如睡得不好、心情煩躁等,要尋求協助。

 

因應學童精神健康及輕生個案,教育局去年在全港中學推出校本「三層應急機制」,旨在加強教育、醫務及社署的跨部門合作,支援學校及早識別自殺風險較高的學生。第一層機制是學校透校內的跨專業團隊優先照顧和輔導有較高自殺風險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適時的專業輔導或治療介入。如學校人手不足,教育局會協助將個案轉介至社署統籌的校外支援網絡隊伍的第二層機制跟進。第三層是由校長轉介有嚴重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予醫管局精神科跟進。根據教育局資料,在機制下,需要校外支援的個案有逾123宗,校長即時轉介至精神科的個案超過283宗個,當局指現時機制運作良好,實施期會延至年底。

 

三層機制已實施了一段時間,社會普遍認同機制能有助識別有需要的學童。有意見認為以往教職員在精神健康訓練及意識未必足夠,在識別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遇到困難,部份更因擔憂無力應付後續的跟進工作而使校內評估卻步。三層機制建立的外援及醫社合作,正能為學校提供適切的支援,令學校有信心辨識及支援懷疑個案。不過,「三層應急機制」屬應急措施,長遠需要建立互信的師生關係,同時也要關顧老師的工作及情緒壓力,提升校園的整體的精神健康。雖然在校長的直接轉介下,有需要的學生輪候公立醫院精神科時間大幅縮短,加速了診斷,惟社會對精神科普遍存有負面印象,令家長及學童求助意欲不高,甚至拒絕治療。社會大眾需要提升對精神健康的正面認識,當面對困擾時要主動求助,同時也要尊重及接納精神病及康復者,消除對他們的負面標籤。

 

應對學童精神健康非一蹴而就,需要建立全面及長遠的預防及支援系統。其中學業壓力及家庭因素與學童精神健康息息相關。當局長遠要檢視學制、課程及測考比例等,減輕課業壓力。在「贏在起跑線」的競爭氛圍影響下,不少家長過度重視子女在讀書和考試方面的表現,因而催谷學業,導致父母和子女身心俱疲,容易引發衝突,影響與子女的關係。家長需調整對子女的期望及了解子女的處境,加強溝通,並發掘子女的成長過程的多元性,促進家庭關係。

 

香港生活緊張,普遍家長為口奔馳,工作時間長,都難以抽出時間及心情陪伴子女。因此如何讓家長有時間與子女保持具質量的溝通亦十分重要。這方面還需要社會政策及僱主配合,如實施標準工時、彈性工作安排、親職假等,都有助在職父母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改善工作環境中的精神健康,同時有更多時間關心及與子女相處,提升整體的家庭幸福感,建構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