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留港長者

集思

 

近年不斷有港人移居海外,不少長者因為各種原因未能隨行,成為「留港長者」。有機構發佈的《留港長者狀況及服務需要調查》發現,有逾 6 成受訪者屬社交孤立高風險水平;逾4成的長者已沒有子女在港,有4成半人為獨居狀態。近五成受訪者更有抑鬱傾向,情況令人關注。

 

此外,約兩成半受訪者表示生活重心在子女移民後有所改變,當中涉及「情緒」、「生活模式」及「角色轉變」。調查機構分析指:「在傳統家庭觀念之下,長者會在家庭系統中找到自我價值及身分認同,例如照顧子孫、聯繫親人等。但子女移民後,他們失去生活重心及角色,亦不欲與他人分享子女移民及表露情感。在大時大節時容易想起往事,可能出現抑鬱情緒,加重孤獨感。」

 

調查揭示,每星期最少與外地子女聯絡一次的長者,普遍有較佳的幸福感。然而,近半數受訪者卻未能自行使用智能電話或沒有智能電話,令聯繫遠方子女更為困難。

 

調查指出,留港長者最需要的首五項服務依次為「參加中心活動」、「義工慰問及探訪」、「培養興趣」、「智能科技運用」及「家居維修」。

 

調查機構建議留港長者多參與同路人活動,彼此分擔子女移民後的情緒,一起分享共同的處境,同行互助。另外,除了照顧長者的生活起居,親友及社區人士可多加覺察留港長者的情緒行為,例如不再參與恆常喜好活動、反映失眠問題、出現哭泣等,適時陪同他們尋求協助。社福界則可建構留港長者服務平台,例如增設專屬小組及活動,協助長者過渡子女移民後的適應期。

 

教宗方濟各在今年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指出:「老人被遺棄實際上是一個悲劇的現實,我們不能對此習以為常。對於他們中的很多人而言,尤其在炎炎夏日,孤獨會有可能成為他們難以承受的負擔。」為此,教宗呼籲我們傾聽老年人的聲音,他們說著「請不要拋棄我!」,我們應該回答「我不會拋棄你的!」。

 

堂區作為眾家之家,不能接受有任何人被拋棄,應給予留港長者適當的牧民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他們是我們信仰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本港多個堂區均透過善會,定期為教會內外的長者舉辦聚會及上門探訪。堂區也可參考上述調查結果,加強支援留港長者,例如在重要節日舉行長者聚會、舉辦不同的興趣班,以至設立互助小組。此外,每一位教友可以多注意身邊長者的情緒狀況,留意有沒有長者教友不再參與彌撒,適時聯繫他們。

 

讓我們以具體行動向長者表達關懷,一起對老年人的孤獨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