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北面有不少國際知名的大型基建設施,南面有豐富珍貴的自然生態和文化歷史。只要一趟巴士的旅程我們就可以穿梭於石屎都會與森林鄉村之間。政府為了平衡北邊的發展擴張計劃,在2017年《可持續大嶼藍圖》提出「北發展、南保育」的規劃原則。近年大嶼山北面的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港珠澳大橋落成、機場三跑和東涌東填海均接近完成。但南面的保育方向一直未有定案,多年來只依靠零星的合約保育計劃支持,缺乏長遠規劃。今年,政府為了振興經濟而推出「無處不旅遊」的重點工作,為南大嶼自然保護計劃添更多變數。
政府在2020年提出「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的概念。直至今年5月,政府正式諮詢公眾。諮詢網頁上的短片裡用「你想點玩?」來作引子邀請公眾給予意見。「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重點在生態康樂,用自然生態為主題設計不同的康樂設施和活動,吸引想有另類體驗的旅客。諮詢文件將長沙、水口、貝澳及石壁等地分別打造成休閒娛樂、自然教育和康樂樞紐。當中具體建議工程包括在長沙興建碼頭、登山吊椅、歷奇活動,在貝澳興建樹頂走廊、在水口設自然教育中心,以及加強交通住宿等配套設施等。
諮詢文件著重對人的康樂用途,而鮮有提及生態旅遊對環境的影響或具體的保育建議。根據漁護署資料,我們可以在大嶼山找到香港約七成兩棲及爬行動物品種、六成蜻蜓品種及逾半蝴蝶品種,甚至一些罕見的物種如黃斑弄蝶、盧氏小樹蛙、香港細辛及大嶼八角等等。居住在貝澳的亞洲水牛是全港最大的陸地哺乳濕地動物,當中數量佔香港整體數量一半以上,其生態在2014年亦已獲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承認為「人文價值景觀遺產」。然而,貝澳的濕地都因為早年的露營熱帶來的露營車發展而逐步縮小,水牛都不時被旅客驅趕,而具有地盤性的水牛亦愈來愈緊張。另一邊廂,為了應付旅客數目上升而增設的設施可能與綠色旅遊的本意背道而馳。今年初,「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發起聯署反對土拓署以塑膠木修整環嶼徑及其相關設施,恐防塑膠污染自然生態。發展綠色旅遊意在帶大眾走入自然是善念,但發展計劃的預計的承載量、受影響的自然生態範圍、預計活動增加的碳排放、工程使用的物料等都值得關注。
即使我們可以平衡到新建設與自然生態的平衡,我們可以用「玩」去重建人類與自然的親密關係嗎?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提到「如果在接觸大自然和四周環境時,不再抱持驚奇和讚嘆的開放態度;如果與世界聯繫時,不再使用友愛及美的語言,我們的態度就是主人、消費者、單純的資源利用者的態度,不能為自己的即時需要設定界限。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感到自己與萬物緊密連結,節制和關懷自然隨之而來。」(#11)我們不是為了滿足無止盡的沉悶而走入自然,而是透過自然內觀,意識到天父將我們與萬物連結在一起,感受創造的奧妙。我們必須注意自然環境不是我們生財或解悶的工具,自然環境是天主創造的奇蹟。我們不可以為了私慾而揮霍無道,必須為了下一代和其他受造物好好保護自然。何不改一改口號,以「無處不自然」為規劃方針,打造一個真正與生態共生的南大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