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與祖父母及長者的相遇時刻

 

羅佩珊

今年7月28日為第四屆世界祖父母和長者日,教宗方濟各將是年文告的主題訂為 「在我年老時,求祢不要拋棄我」(詠71:9)。教宗指出「孤獨往往是我們老年人和祖父母生活的苦澀的伴侶。」年輕人移民、戰爭迫使成年人充軍,婦女及兒童被迫遠走他鄉,都讓長者形單隻影,孤苦無依。教宗在文告中,譴責個人主義的思維,邀請大家不要使長者缺乏溫暖。

「孤獨」似乎是現今社會長者普遍的經歷。人到晚年,不論貧富均經歷身體機能衰退,而貧窮、與家人關係疏離、行動不便或患有長期疾病等,都令長者感到無助,並更容易產生孤獨感。漸漸地,他們或失去社交動機,足不出戶。這種孤獨感常伴隨著失眠、焦慮、不安等,這不免有損他們的精神健康。他們一旦缺乏適時的身心支援,容易成為高危群組。近年社會便發生多宗長者倒斃家中,又或老伴因沉重的照顧壓力虐老自殘的悲劇,這不禁令感到惋惜及無奈。

現時香港有近19萬名獨居長者,佔整體長者人口的13%,另外有達39萬名長者只與配偶同住。在人口老化的下,加上受年輕一代移民的影響,獨老或兩老相依為命的個案比比皆是,而相應的照顧者壓力也有增無減。今年5月一項調查發現,香港長者孤獨感水平,均較五年前上升近一陪,尤以沒有子女及喪偶長者情況最為顯著,他們大多缺乏家庭支援,睡眠質素亦較差。另一項有關留港長者的調查同時發現,近半數受訪者有子女曾於過去3年移居外地,當中逾三分一的留港長者年齡達75歲或以上,而且分別逾三成受訪者表示有心理或情緒困擾及生理健康問題。

社會紛紛要求政府增加長者日間及院舍照顧的名額,減低服務輪候時間,也得加強政府部門的協調,識別出有需要的長者及照顧者,協助他們紓緩住屋、經濟、健康及醫療等生活壓力,以及提供情緒上的支援。儘管現在社會對長者物質上的援助越來越充分,以及有關的長者服務支援越見敏銳,但我們對長者的關愛仍然脆弱。

《聖經》提醒我們說:「雖已年老,仍然結果。」(詠92:15),表示長者是成熟及有智慧的,是傳遞價值觀及美善的活標記。俗諺也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都是說明老人智慧的寶貴,肯定他們的貢獻。可惜現今社會的個人及效益主義,使年輕一代覺得長者是負累,長者也自覺是他人的負擔及沒有價值,社會上也出現了被遺忘的獨居長者及孤獨老人。

教宗在第四屆世界祖父母和年長者日文告中,引用《聖經》中的《盧德傳》,講述年老的納敖米顧慮到兩名守寡的兒媳敖爾帕及盧德身在異鄉的處境,有感自己不能為她們做什麼,故勸她們各自回到娘家,展開新生活。這反映了年老而且失去兒子的納敖米的孤苦,同時又反映了她對兒媳的愛護。盧德未有如敖爾帕與婆婆吻別,反之主動及堅定的說:「請你別逼我離開你」。這種「我不會拋棄你」的回應,不但使婆婆納敖米感到安慰,而因著愛建立的那份親切的關係,讓她走出悲觀,重燃對生活的希望。教宗在第四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裡,再次邀請我們為長者祈禱,珍惜與祖父母及與長者每個相遇的時刻,互相交流,重建關係,讓他們不再感到孤獨,對生活抱有希望,祈願大家以愛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