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界應用新發展觀

 

生態組

 

上屆政府於2021年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擬發展沙頭角、上水、新田、元朗至流浮山等3000多公頃土地,提供超過50萬個新住宅單位,預計容納250萬人口,規模相當全港三分之一人口。至上年底,政府公布發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詳述用新產業驅動新界北發展的計劃。計劃建議的新田科技城和新的濕地保育公園系統作補償最為觸目。本會亦就著不同政府部門的諮詢提出相應意見 ,例如在今年一月時就去信漁農自然護理署回應《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下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系統之策略可行性研究》,在五月時則回應規劃署擬備的分區計劃大綱圖,提醒在規劃新發展時大家不應忘記天主讓我們治理大地是要為一切受造物都好,因此在規劃新發展時需要審慎檢視發展對生態和社會文化的影響。

 

本港北部的濕地是本地雀鳥和候鳥的覓食和棲身之所,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候鳥來港度冬,當中米埔內后海灣有1540公頃是根據香港政府所簽訂的《拉姆薩爾公約》而成立的保護區和緩衝區,屬國際級重要濕地。雀鳥和野生動物不會明白由人類設定的發展區或濕地公園系統界線及範圍。天主交託人類治理大地,讓我們照料受造物。因此,在諮詢的意見書當中,本會提到未來的發展需要保障濕地完整及生物多樣性不受威脅,倡議先保育後發展原則。

 

除此以外,新界北部的魚塘在增強城市抗禦氣候變化的能力方面擔當重要的角色,本會建議政府在以自然為本的方法作為未來發展的基礎。科技進步改善我們的生活,但沒有理解到其局限,並不斷以此介入大自然則是釀成今日生態危機的原因。天主創造的世界有其秩序和平衡。魚塘具強力的天然吸水功能,可在暴雨時作緩衝及防洪。魚塘和濕地是自然的氣候調適用地,比起渠務工程更生態友善。因此,保育濕地可為人擋災,又為雀鳥提供棲息和覓食之所。城市化將熱力存在水泥當中,令炎熱的夏季變得更酷熱難受;而濕地則可調節微氣候,有助降低石屎森林的氣溫,減少對生態系統和水資源的負面影響,所以濕地對城市發展提供無法取代的生態屏障。

 

近年公眾熱愛走進大自然,綠色旅遊和鄉郊康樂大行其道,新界地區的魚塘也是其中一個郊遊熱點,但當中有幾多讓人謙卑地欣賞大自然的奧妙?為了滿足人類的不同康樂需要,各式各樣的商業設施進佔郊野,以及石屎化路徑等,令原本提供給大眾的自然喘息空間都變得人工化,人類活動變得無處不在。大自然並不只有工具的價值,我們需要更有意識地認識它的本質。天主創造的宇宙是一個神聖的團體,不僅人是「天主的肖像」,整個受造界也是天主的形象 。因此,從大自然中我們更能修補人與天主、人與人、人與萬物的關係,培養關懷文化。

 

我們要重新思考一個屬於天國的發展觀。目前的發展模式只以經濟利益為先,不斷加劇環境的負擔,忽視大地的吶喊,破壞天主美好的創造。我們作為大地的「管家」,有沒有聆聽自然界兄弟姊妹的需要?本會盼望我們能擴充團結關懷的精神,關懷脆弱的受造界,促進一個整全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