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年少日記》

 

羅淑儀

 

近日港產電影《年少日記》上映,我看過兩回,戲院內不時會響起抽泣的聲音,那該是觀眾被觸碰神經而引發的情感反應,他們可能因為勾起個人的成長故事,也可能是因為年輕人輕生的問題再次引發關注。

 

導演卓亦謙觸及「輕生」這個既沉重又敏感的議題,他曾在訪問中和映後分享提到,這是始於他自己的經歷,在十多年前,他的一位大學同學輕生,對方死前寫了一封遺書給他,十年後他才把信中的一字一句告訴別人。曾患過抑鬱症的他決定要寫一個輕生的故事,「我一直都覺得,我是極少數的人去看輕生問題,但很多人看過電影後跟我說,身邊的人都是這樣,有類似的經歷。」(大城誌.人物記)

 

戲裡小主角有一個做甚麼都好像比他好的弟弟,有一對要求高的父母,父親打他,媽媽會露出失望的樣子,可是小主角如何努力都做不好,漸漸地,他覺得少他一個,家人會更開心,最後就此輕生。小主角感受不到家的愛,生者的生命裡也留下一道道傷痕。

 

故事很沉重,其實很多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原生家庭的傷痕,要療癒很不容易,導演很勇敢,他用電影告訴大家怎樣用愛與聆聽去處理傷口,他給今天的社會帶來一個很好的提醒。

 

這裡給大家一些數字,根據警方資料,截至今年十一月中,已經有37青少年自殺身亡年齡平均只有156歲。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最近的研究指他們由2020年至今處理的六宗學生自殺死亡個案中,「六人在校內成績均屬優良或中等,惟所有學生均面對單親家庭、貧困或與家人關係欠佳等長期壓力,但幾乎無人向社工或老師求助。」(集誌社)

 

事實上疫情三年,學生長期上網課,自困在家,都影響了他們的社交和溝通能力,而作為老師的我去觀察,疫情甚至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及生活的動力。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就指出,根據死因庭的資料,就看到有自殺學生感到有很大的無助感,覺得明天沒有希望。

 

那麼,社會可以做些甚麼?教育局於11月初宣布,推出《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予學校推廣精神健康,建議學校重新審視學生的課業壓力,舉辦表達關懷手勢比賽,鼓勵教生做心型手勢,又建議班主任設計班級活動,建立師生互信關係。

 

這些資源套和建議真的有用嗎?會是為做而做嗎?尚待觀察,但大人們會否太急於解決問題,反而忘記了年輕人最需要的?最近我聽過一個學生的分享,他說有時別人說一句加油,其實都會是壓力,聽後我真的有反省,或者我們說得太多,給他們的空間太少。

 

輕生,可能只是一念之間的事情,或者只要做個深呼吸,他自己就能挽回一命。家庭裡、學校中、我們的社會是否有讓人喘息的空間?走筆至此,我想起電影中老師在聽同學傾訴,然後把手搭在同學肩上的一剎那。

 

將臨期,期待基督降生,代表希望,願社會以和平、公義、聆聽和陪伴的方式,讓年輕人看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