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話
近日學童自殺成社會關注的焦點,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引述警方處數字顯示,由今年初至11月初共有306宗學童企圖自殺及身亡個案,不幸身亡的個案共37宗及其餘為圖自殺個案,平均個案年齡約16歲,當中七成為女生。 自殺成因復雜,並非單一成因所致,因此極需要社會上不同的持份者多方共同努力,停止有關的風潮。
社福機構及網上資源提供了不少及早識別自殺風險的教材,包括提醒家長及老師留意學童心理、生理、言語及行為上的變化,也要保持冷靜,提供空間讓學童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家長要細心聆聽並表達關懷,切勿否定學童的感受等。
勿做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坊間很多人談論「正向思維」,但過份強調正向,或容不下任何負面情緒,這可能是另一種壓力及另一種否定,反而讓大家看不到問題所在。家長要提供空間,讓學童表達需要。學童企圖輕生可能是對生活沒有希望的表現。沒有希望的成因復雜,可能是資源匱乏、希望想象過於狹窄或將希望不斷延後等的造成。學童及青年人感覺壓抑及不愉快是可以理解,亦是人知常情,我們要給予學童多些喘息空間,提供適度的支援與關心。
教師有技巧無空間?
三年多疫情後,社會復常為成主旋律,學校的教學也回復正常。在社會的競爭文化下,學校無可避免地要追趕教學進度。老師要處理大量的行政及教學工作,學生要面對繁重的功課及考試壓力。雙方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都喘不過氣。即使老師識別到高危學生的需要及具有輔導技考,也無空間及時間關心學生。因此學校須調適教師的工作量及考試與測驗的比重,釋放老師及學生空間,令師生關係回復正常,這都是復常的重要一環。
教會的角色
作為屬靈的家,聖堂及教友在學童自殺問題上發揮積極的作用。當大家於聖堂活動時或在定期的聚會及小組聚會時,如察覺到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家長或學童時,可扮演陪伴同行者的角色,給予他們關懷,鼓勵分享與守望代禱。學童平日最多時間是在學校和家裡,而教會正好是學童及家庭的心靈庇護所,擔當支援家庭的角色,並可以學校合作,成為他們精神及信仰上的後盾。事實上,教堂能提供一個安全寧靜的環境,讓有需要的家庭和學童在內尋求天主的安慰。
最後,我們給予青少年空間的同時,也要時刻留意他們的需要。很多時候青少年會嘗試自己解決問題,也有時候我們對他們的求助敏感度不足。但更重要是大家預備好沒有?很多時他們覺得沒有人可幫他們,才會走到輕生這決定。如果身邊有可信任的成年人如父母、老師、社工及教友的支援,情況可能不一樣。社會多方面也要建立健全的支援系統,透過教會、家庭、學校、義工、醫院和政府的共同合作,讓每個遇到精神健康及情緒問題的學童得到及時與必要的幫助,讓他們不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