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
教宗方濟各在今年8月一次公開接見活動中表示,他有意在受造界時期結束當天,即10月4日聖方濟亞西西瞻禮,頒布一道勸諭,作為《願祢受讚頌》通諭的第二部分。
《願祢受讚頌》通諭是教宗方濟各在2015年發表的一份通諭,內容圍繞環境保護,將關心愛護環境更明確地納入教會的訓導。通諭尤其關注氣候變遷的問題,指出這個問題的存在在科學界已有明確的共識,而人類活動所產生的高濃度溫室氣體是氣候暖化的主要成因。
通諭強調,氣候變遷「是目前為止人類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而且預示,「在未來數十年內,發展中的國家將承受氣候變遷最嚴重的衝擊。」通諭提出,為應對氣候危機,必須大幅減低二氧化碳和其他高度污染性氣體的排放,包括取代化石燃料和發展可再生能源。
《願祢受讚頌》通諭的頒布對於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產生了積極作用。《巴黎協定》是由全世界178個締約方(國家和地區)共同簽署的氣候變化協議,內容規定締約方致力推動減碳政策,目標是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升幅控制不超過攝氏2度,最理想是控制在1.5度以內。
然而,八年過去,氣候變化不但沒有放緩,反而愈演愈烈,反映迄今為止為控制升溫所開展的工作的速度和規模,以及目前的計劃,都不足以應對氣候變化。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今年3月發布第六次評估的最新報告,目前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前已高出攝氏 1.1 度。而極端天氣事件也因此變得更頻繁和更強烈,當中包括極端的熱浪、暴雨、乾旱及熱帶氣旋。因氣候導致的糧食和食水不安全預計將隨著氣候愈趨暖化而加劇。
該報告亦指出,對氣候變化造成最小影響的人反而正受到最嚴重的影響。世界上幾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極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在過去的十年中,高度脆弱地區因洪水、乾旱和風暴造成的死亡人數是其他地區的15倍。
因應氣候危機的緊迫發展,《願祢受讚頌》通諭的第二部分來得及時。教會社會訓導彙編指出,「隨著時日過去,社會狀況亦會隨之改變,故我們要經常重新反省文件所提出的各個議題,好能詮釋時代的新徵兆。」(9)
我們期盼這道勸諭也能成為一股道德力量,推動各國領袖在今年底於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議(COP28)中,就逐步減少化石燃料達成協議,將氣候變暖控制在1.5度以內,以確保人人都可擁有一個可宜居、可持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