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移民難民為鏡可以知信德

 

陳倩瑩

 

今年《義筆》先後已有幾篇關於難民的文章,例如3月的《孩子的抱怨》,6月的《一齣難民電影的共鳴》,以及8月的《不遷徙的權利》,縱然如此還是希望多提多寫多反思多學習。

 

誰是移民和難民

9月24日是第109屆《世界移民及難民日》,本年度主題是「自由選擇遷徙或留下」。簡單來說,重點在於促使人們針對一項在國際層級尚未立法保障的權利進行新的反思:不移民的權利/能留在故鄉的權利。相信沒有人能不認同人都有在故鄉和諧且有尊嚴地生活的權利,而移民和難民就是因為衝突、天災,又或無法在故鄉過有人權有尊嚴的生活,被迫離鄉背井。移民和難民要直面各種恐懼,面對迫害或暴力的同時,失去家庭、財物的保障和安慰,更有離鄉背井的創傷。如果人有留在故鄉的權利,大概世界上就少許多流離遷徙的人。

 

移民難民與信德

香港本是移民城市,但多年來移民和難民都好像無法容入香港社會。無他,著實是我們不夠擁抱「各邦國、各支派、各民族、各異語」的人。以他者看待移民和難民,自然也會看不清我們自己。早如越南難民,社會只關注有沒有因移民和難民引申的治安、生活問題,不會或不敢思考如何可以重視移民的才幹和能力,讓他們有流動的自由和工作機會。透過回想我們對移民和難民議題之認識、對他們生活現狀之理解,以移民難民為鏡,有助我們反思有沒有透過愛德善工展現出自己的信仰,反思我們有沒有確切關愛那些無力回報,甚至無法道謝的人。的確,如果我們需要和移民難民一同興建天主的城邑,當下我們便要努力實現一種更有可持續性、更平穩和更包容的發展,及對所有仍在受苦的弟兄姐妹負起責任。

 

教會的使命

教宗方濟各在2018年的第104屆世界移民和難民日提出我們要:一、「接納」移民和難民,二、「保護」移民和難民,三、讓移民得到「發展」,四、幫助移民「融入」社會。教宗及後在2020年第106屆世界移民與難民日進一步演繹出六個小主題:認識方能理解、親近方能服務、聆聽方能修和、分享方能成長、參與方能促進,以及合作方能建設。溫故知新,能令我們更明白如何可以共建一個更浩大的「我們」,並彼此接納,其中教會為所有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人們所背負的使命實在重要。行文至此,也有感全人發展委員會工作所能及的只是滄海一粟,眾兄弟姐妹要更堅持和努力。

 

面對移民和難民議題,要搭建橋樑拆毀高牆並不易,每年的世界移民及難民日甚為重要,透過此日我們時刻提醒自己記住天主的誡命:「不可虧待寄居的,也不可欺壓他,因為你們在埃及也作過寄居的。」(出埃及記22:21);「所以你們要憐愛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申命記10:19);「所以你們已不再是外方人或旅客,而是聖徒的同胞,是天主的家人」(厄弗所書 二19)。

 

今年的《世界移民及難民日》,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將於9月 24日下午 2:30分在將軍澳聖安德肋堂舉辦電影分享 《女移工》HERStory-Jeritan,影後會有分享會及祈禱會。全委希望透過活動,提醒我們關注和思考全球移民和難民議題。讓我們一同「建設更正義的社會、更完美的民主、更團結的國家、更友愛的世界,以及更敞開心胸又活出福音精神的基督徒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