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眼
長久以來,老人要入住政府資助的院護宿位輪候時間漫長,一般私營院舍宿位費每月起碼二萬多或以上的,對經濟環境不及的長者難以負擔得來,綜援長者更只得苦等,而這類長者為數不少,想像有長期病患或殘障,又乏人照顧的他們是何等的煎熬。勞福局局方表示,上年度截至12月底,津助或合約安老院舍平均輪候時間為41個月,但實況是有長者等至六、七年,筆者亦有親戚等至近五年。
鑒此情況,政府並沒有加速興建長者醫護院舍,反而於2018年七月四日,時任署理勞福局局長徐英偉在立法會答議員詢問時,表示安老政策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以預防性減少住院醫療性的需求。此話一出,焦點轉移到了社區照顧是否到位?撇除有病到政府診所求醫,傳媒發現以預防為目的的十八區衛生署轄下的長者健康中心跟本門堪羅雀。2019年7月東方日報的報導,長者到健康中心作身體檢查先要做會員,而排期做會員要39個月,平均每日僅八名長者接受服務!跟據2021年㡳衛生署自已的報告,十八區除了三間長者健康中心輪候時間在10至13個月內,其餘都要16至43個月。就算長者作了身體檢查,如有病要治理,還是轉介回各大醫管局醫院街症,及要等兩甚至三年的專科排期。此外,跟據社署2020年6月的統計,其屬下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輪候需約13個月,人數20/21年度也達3,410人。原來,不增加資源多建長者院䕶院舍,所騰出來的資源就是發展了這麼一點完全不到肉的〝預防性社區照顧〞。
「社區照顧」的概念早於七十年代由英國引進,寫入了1977年《老人服務綠皮書》,原本為讓老人及有各種障礙者在家或社區環境下能過獨立的生活。不想竟成為對院護照顧放棄更多責任的藉口。政府有意無意間造成院䕶照顧與社區照顧處於資源對立面,彷彿社會必須從二者揀一,但其實,這兩類服務的對像是兩類不同人,放棄對院䕶照顧投放更多資源之餘,在另方面的社區照顧卻又躑躅不前,予人感覺「玩兩手」,造成「兩頭不到岸」的服務缺失。
上月傳媒爆出,在油尖旺區議會強烈關注區內缺乏基層醫療設施(尤其是長者牙科服務)下,與及區內民調超過6成受訪者的要求下,食衞局按《地區康健中心》政策,將興建康健中心寫入空置的旺角街市為賣地條件,落實「公地公用」。可是2020年9月遭市建局納入油旺重建計劃,旺角街市由公家地變成私有化商業用途,康健中心只能成臨時設置,另摘地興建無期。
在《地區康健中心》政策下原定設七間地區康健中心,現只有四間運作,另外十一區只設多於商廈內的地區康健站,其實功能類長者健康中心,傳媒發覺服務使用者經常小貓三、四。香港基層長者使用服務的積極度偏低,除識知問題及無力感外,收費及服務地點的可達程度亦為考慮點,要服務「睇得見,用得著」。現存地區康健中心/站使用率低,正與彼等設於商廈樓上有關。而將旺角街市改建為地區康健中心,好處正在於其處所於地下,方便輪椅出入。可惜旺角街市已為市建局略奪,其原因可能與區議會轉趨無力,食衛局亦容易放棄有關,顯示政府及局方究竟對預防長者病苦有多大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