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

郭翠兒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去年發表的《2021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估計2020年全球共有7.2億至8.11億人口面臨飢餓:非洲面臨飢餓的人口為21%,亞洲為9%,拉丁美洲及加勒比為9.1%。報告亦估計五歲以下兒童中有22%(1.492億)發育遲緩,6.7%(4540萬)消瘦,但亦有5.7%(3890萬)超重。數字顯示的不單是令人痛心的人道危機,亦突顯分配不均的不公義。

 

相關一系列報告剖析造成糧食危機的原因:(一)衝突 - 過去十年各種衝突無論從數量和複雜性來看都大幅提升,將許多國家推向飢荒的邊緣,但國內衝突的數量已超過國家之間的衝突(當時俄羅斯尚未入侵烏克蘭),半數以上食物不足人口以及近80%的發育遲緩兒童生活在面臨某種形式的衝突、暴力或脆弱性的國家。(二) 氣候變異和極端氣候 - 全球面臨日益多類型及次數的極端氣候如熱浪、乾旱、洪水或風暴,損害出產的數量、質量和膳食多樣性。不單使糧價飆升,以務農為生的國家飢餓問題更趨嚴重,亦導致農作物遭受污染和病蟲侵害更加頻發!水和環境衛生受影響對孕婦、兒童和母乳亦帶來影響。(三)經濟減速和衰退 - 面臨飢餓問題的國家多數經歷過經濟減速和衰退,逼使人購買低價格、低營養的食品,降低膳食營養質量。(四)健康膳食的經濟不可負擔性 -食物生產、糧食供應鏈、食物環境、消費者需求等等因素會推高糧食成本,食物格價高但收入低造成約30億人無法負擔哪怕是最低價的健康膳食。(五)貧困和不平等 - 是深層結構性因素,亦進一步突顯全球化造成的負面影響。COVID-19更加劇經濟減速和衰退,防控措施的實施為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帶來了破壞性的衝擊,按食物不足發生率衡量,2020年全球遭受長期飢餓的人數增加了多達1.61億。

 

報告發表時仍未計算俄羅斯揮軍烏克蘭對世界糧食的影響,戰事爆發令不論富庶或貧脊地區的糧食物資都出現短缺,大家才驚覺俄羅斯和烏克蘭原來是世界上兩大糧食出口地,佔全球小麥貿易超過30% 、大麥 32%、粟米 17%,還有葵花籽油、種子和動物飼料一半以上,而烏克蘭 40% 的小麥和粟米是出口到有數百萬人生活在極度貧困的中東和北非等糧食不足地區,如果戰禍持續,可能帶來災難性影響。

 

 面對以上危機,尤其對各地衝突及經濟衰退等大環境,可能大家會認為除了禱告並沒有太多能參與的。其實我們,更應是能立即行動,聆聽受造界的聲音,由自身起推廣及善度低碳綠色生活的方式,努力延緩及降減氣候變異和極端氣候對人類的影響!亦應聆聽弱勢群體的呼喊,減低過度消費模式,盡力和身邊及各地有需要的人分享天主賜予我們的一切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