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海洋空間規劃  保護生物多樣性



黎汶洛
 
教宗方濟各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明「我們共同的家園正在遭受苦難,包括全球水位上升、氣候暖化和極端天氣湧現,正在摧毀我們最貧窮的兄弟姐妹的生活。同時,我們作為天主教徒,有責任為最弱勢社群發聲,並為他們發聲。」為此,鼓勵全球教徒參與「地球健康,人類健康」(Healthy Planet, Healthy People)全球簽名運動及採取應對生物多樣性危機行動。

反觀香港,由八大環保團體發起的「與海洋為友」聯署,呼籲公眾重建與海洋關係,正視香港海洋資源枯竭和棲息地受破壞的問題,至今共收到接近五千個聯署。團體代表表示,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位處珠江三角洲和南中國海岸,海岸線長而彎曲,擁有逾 200 座離島,而大嶼山及香港島的面積更是中國 6,535 個島嶼中分別排名第 7 及 17。香港整體面積有 6 成面積屬於海洋,水域面積達1,649 平方公里,西邊鄰近河口,東邊則為海洋性水域。香港多樣的海洋生態系統,除了孕育不同水生生物的重要生境,也提供了多種天然服務,包括氣候調節、環境教育、海洋遊憩、海鮮供應和抵抗氣候轉變,別具價值。

現時香港共有 6 個海岸公園、1 個海岸保護區及 6 個保護珊瑚的不宜碇泊區,佔香港水域面積不足 3%。這些水域有着不同活動的航速限制或提醒。不過,這些被受保護的海岸,因負責管理的漁農自然護理署往往欠規劃和執法不力,令保護區內出現不少違法行為。例如在海岸公園出現疑似走私高速船飛馳、沒有展示船牌號碼並且非法改裝的船隻泊在海岸公園浮泡上;在橋咀洲西的不宜碇泊區出現快艇駛入,危及水上活動人士;非海岸公園,長期出現遊人非法採挖海岸貝類生物等。

更可惜的是,香港政府一直不重視這個得天獨厚的天然海洋及海岸線,不旦欠缺規劃保育的視野及政策,以填海方式作「唯一」增加土地供應的選項,以致近年出現多種海洋亂象,海洋生境已岌岌可危。在2021 年香港只有少於 3%的香港水域受到保護,遠遠落後於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制定的 2020 年須保護10%的海洋保育目標。

最後,團體促請香港政府檢討現時的海洋空間規劃和管理,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具重要生態價值環境,讓香港的海洋生態系統更能可持續發展,防止海洋生態枯竭和避免水域使用權出現衝突,以平衡生態、經濟及社會需要為目標,包括把本港至少10%水域劃為海洋保護區,並納入香港法例第 476 章《海岸公園條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