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公義

集思

 

教宗方濟各早前在一段視頻訊息中指出,疫苗帶來了終結疫情的希望;但是,唯有在人人都有機會接種疫苗,以及我們彼此合作的前提下,才能達成這一目標。

 

我們現在距離這個目標有多遠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截至8月初,全球已經接種了40多億劑疫苗。然而,超過八成的疫苗流向了高收入和中上收入國家,儘管這些國家的人口不到世界的一半。

 

世衛指出,高收入國家在今年5月時,為每一百人接種了50劑疫苗,目前數字已經增加一倍。低收入國家因為供應短缺,只能夠為每百人接種1.5劑疫苗。

 

當數億人仍在等待注射第一劑疫苗時,一些富裕家卻已開始為國民接種第三劑疫苗作加強劑。

 

疫苗分配不均,源於富裕國家有財力研發、量產甚至囤積疫苗,貧窮國家卻無力為國民購買足夠的疫苗。針對這個問題,國際社會制定了「COVID-19 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COVAX由世界衛生組織領導,資金來自慈善機構、私人捐贈及富裕國家。COVAX與生產商合作,希望在今年年底向全球配送至少20億劑疫苗,其中13億劑運往92個參與計劃的低收入國家,使這些國家能夠為兩成人口接種。世衛相信疫情終結,需要全球七成人口獲得免疫,但以COVAX現有的速度,可能要花幾年時間。

 

世衛呼籲擬推行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國家,暫緩計劃至九月底,把更多疫苗分配予中低收入國家,好讓所有國家的接種率能達至少百分之十。可是,多國未有理會世衛的呼籲,繼續推行第三劑接種計劃。

 

另一方面,全球疫苗分配不均亦源於疫苗受到專利保護,印度和南非等國提議世貿組織暫免新冠疫苗的專利保護,讓更多國家參與生產,令所有人能以負擔得起的價格接種疫苗,但遭到藥廠及西方國家的反對。

 

反對一方指出,通過豁免會削弱藥廠研發新藥的動力,即使開放專利,有能力生產疫苗的國家只有少數,因疫苗的原材料供有限,設廠亦需時。支持的一方則認為,面對疫情大流行,各國應視疫苗為公共產品,而非牟利的商品。在未能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其中一個解決方式是由疫苗研發者自願分享專利技術,例如阿斯利康與印度血清研究所合作生產疫苗,惟暫時未見有其他藥廠跟隨。

 

事實上,當疫苗分配不均,富裕國家也不能獨善其身,因為在疫苗接種率低的情況下,病毒在貧窮國家會不斷傳播,變種病毒將會繼續出現,令目前的疫苗防禦效率降低。

 

教宗方濟各在《眾位弟兄》通諭指出:「諸如新冠疫情這類影響全世界的悲劇,確實能夠短暫提醒世人:我們是一個全球性的團體,同坐一艘船上,個人的罪惡可危及全體。這也提醒我們:誰也不能獨自得救,我們只能一起得救。」(32)

 

願各方響應教宗呼籲,同舟共濟,富國與窮國分享疫苗,疫苗商與其他藥廠分享技術,只有這樣,世界才能走出疫情。